2025-02-13 15:56:24 | 拔尖网
学校课程体系焕然一新,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成为高考命题的主战场。普通高中设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等14门国家课程,以及学校自编的各类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形成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大类课程体系,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承载高考命题的重任,学生还需参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
外语课程选项更丰富,学生可从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中任选一门作为第二外语。课程学时与学分制度调整,普通高中学制三年,每学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每周35课时,每18课时计1学分,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并通过考试(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毕业最低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42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
学业水平考试由合格性考试与选择性考试构成,合格性考试是高中毕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则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之一。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等14门,选择性考试则包含物理、历史、思想政治等6门,学生需根据个人兴趣、特长等因素,结合高校专业要求与高中办学条件等,选择3门考试科目。 拔尖网
课堂组织方式革新,选课走班制度全面铺开。2021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将取消文理分科,从2022年起实施选课走班,高中将根据不同组合建立选课制度,编排选课指南,与家长紧密沟通,帮助学生合理选课,减少盲目性。学校将根据教学资源实际情况安排课程。
统一高考考试科目采用“3+1+2”模式,全国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选英语、日语、俄语等,考试含听力和笔试,选择性考试则从物理、历史等6门中选3门。报考体育、艺术等专业还需参加相应专业考试。招生录取方式则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新机制,结合高考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选择性必修和必修的区别如下:
1、评价要求不同:
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需掌握,而且必须达到合格的标准,否则会丧失某些学校的评价资格;选修课的要求则相对宽松,高考时只需每个科目选择一本选修书的内容作答。
2、课程内容占比不同:
必修课的内容占高中内容的大部分,选修课的内容占相对较小的部分。
3、侧重不同:
必修课传授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技术,培养基本素质,奠定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的基础。而选修课则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扩展资料:
新高考录取模式的核心,是“两依据一参考”,既要看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要参考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为了让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枯和闹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修订版本的方案中,把高中学习内容分成了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
王湛介绍,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
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相应的,共同必修课会控制难度,选择性必修课难度稍高,选修课则是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选择,一些学校还会开大学先修课程,其难度因人而异。
在教学内容上,修订后课程重视内容的与时俱进。它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等,结合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努力呈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
例如,历史课程设置“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专题;地理、生物、化学等课程要求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物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宇宙学研究新进展,开展引力波讨论活动等;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数学等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了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相关内容。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中综合素质评价有哪些作用呢?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中综合素质评价有哪些作用呢?以下简单收集整理几条作用,供参考。新高考改革赋分制怎么算~1.赋分的具体规则: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相对应的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2.赋分公式为:
2015年高考改革有什么举措?这是我从今日头条上给你复制过来的关注高考改革保留烈士子女、少数民族等五项扶持类加分项目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教育部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意见》。2015年1月1日起,将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类加分项目。教育部要求,各省市不得擅自扩大全
2019高考改革,选什么科目好2019年新高考选科的基本情况:1、新高考的特点*取消文理科,实行“3+3”。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自主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选考科目“6选3“(浙江“7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多一门“技术”)。*外语2次考试机会。选
为什么2020高考要进行改革因为高考要适应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而且要尽量保证公平,长时间以来,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已经有很多地方不太适应原先的高考政策,而且在招生过程中屡有乱象发生,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高考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这也是为了整治这些乱象。本次高考改革主要是取消原本文理分科的政策,现在变成外语多次考,并且高中学业的水平测试也会成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而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
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来了,此次改革的方案是什么?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实行的是3+3的考试模式,这是三大主科,语文数学英语的这个是没得变动的,就必须是这样的都有考,然后就是在其他的那三科上面可以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去决定自己的自己选哪一个。三大主科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就说英语提供两次考试的机会,你可以考两次取成绩最高的一次,这算是对学生来说一个非常有利的事情吧,因为参加两次考试,你
江苏省高考改革新方案语数外有什么变化1、江苏省高考综合改革2018年启动,2021年正式实施教育部明确江苏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为2018年,并要求于2018年6月底前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根据这一要求,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应该是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2、【总体框架】实施“3+3”模式,选考科目从“
2021高考改革政策从2021年起,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就外语考试时间和次数安排,河北省、辽宁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等6省份拟只在6月组织一次外语听力和笔试考试,待条件成熟后再实施外语一年两考。江苏省、广东省拟在6月组织一次外语笔试,将外语听说考试放在平时并实行机考。依据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
新高考改革还能复读吗1.新高考改革并未阻止复读的可能性。尽管政策调整了考试模式,但对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并未改变,因此复读生依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优势科目,通过一年的额外学习,实现进入理想大学的目标。2.高考改革对复读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试题模式的改变。随着大部分省市转用全国卷,复读生需要适应新的出题风格和考察角度,尽管考纲和难度大致保持不变。3.加分项目的调整对复读生影响有限。虽然加
2024-12-18 20:57:53
2024-09-30 22:33:22
2024-11-29 20:48:11
2024-11-23 17:34:44
2024-09-27 19:44:02
2024-09-23 1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