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招生 > 正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

2024-08-24 20:14:20 | 拔尖网

今天拔尖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高考改革的相关信息。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昨天,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1952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创立,“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
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主持下得到恢复。全国57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阔别11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当年共录取了27.297万人,高考录取率仅有4.8%。恢复高考伊始,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在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外语在很多省市并未列入总分,而是作为录取重要参考。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文理两类都只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率仅为7%。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1979、1980两年,高考录取率依然低于10%。直到1981年,高考录取率才达到11%。
1984年,我国开始保送生的试点,即由中学推荐,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
1984年9月,英语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后的几十年里,英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考试科目。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考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针对高考传统的命题方法和考试方式的缺陷,我国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
1985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等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区),涉及100万考生,经过由点到面的改革实践,上海、浙江先行试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并在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当时,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偏科严重,高考客观上承担了对高中教育教学有偏颇导向的责任。
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初,保送生计划人数曾一度扩大。但保送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了提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出现了申报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现象。
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于1991年进行了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
199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实行了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1999年教育部规定,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
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
“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
200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分省命题,上海、北京率先单独组织高考命题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区市试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举行两次高考,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但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实行春季高考后,由于参与招生的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以致考生积极性不高。
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著名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04年内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后,安徽、北京也相继选择退出。与此同时,参与自主命题的省份也在逐年扩大,已有16个省市区全部或部分实现了自主命题。统一考试的格局被打破,统一招生方式也在试图破冰。在连续两年多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
2005年夏天,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个部委牵头组织启动了素质教育大调研。其中,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牵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调研内容,最终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高考改革“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承担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功能;将社会化的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体系;建立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服务记录,逐步实行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元录取制度。”并将这一目标最终实现的时间定位在2020年。
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大学。这项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扩大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同时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至此,“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考试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0年方案搁置
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高考改革的三大关键点,高考改革正式进入“窗口期”。
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内容涵盖16个议题,包括考试科目、备考选考、异地高考、分省还是统一命题等,并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专家组在此基础上又起草了一个高考改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方案在教育部党组会议讨论后被搁置,原因在于“分歧太大”。
2013年箭在弦上
2013年,在教育部的牵头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争论很多,迟迟难以通过。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2014年正式发布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2014年7月底之前出台。
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这次会议也将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提交中央政治局审议,这在中国当代高考史上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而在过去,考试改革方案基本由教育部牵头出台,采取单项推进,这次改革注定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改革。
2014年9月3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录取或不分批次按专业
北京教育学会第27次学术年会2014年11月30日在京开幕,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松华介绍,实行高考改革后,未来高考录取方向可能会淡化批次,为学生提供双向多次选择的机会。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则透露,未来5年国家将拿出2000亿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校的改造。
提供盲文试卷
从2015年高考开始,各级教育考试机构需根据残疾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以及各地实际,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一种或几种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予以协助;考点、考场设置文字指示标识、交流板等;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台灯、光学放大镜、盲杖等辅助器具或设备;允许听力残疾考生携带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助听辅听设备;允许行动不便的残疾考生使用轮椅、拐杖,有特殊需要的残疾考生可以自带特殊桌椅参加考试;对使用盲文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和使用大字号试卷、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等书写特别困难的考生延长考试时间。
此外,针对听力残疾考生,经申请批准后可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免除外语听力考试残疾考生的外语科成绩,按“笔试成绩×外语科总分值/笔试部分总分值”计算。
忘带证件可“刷脸”入场
2015年5月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召开高考考务工作会。2015年高考,考生依然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如果考生忘记或者遗失了身份证(或准考证),监考员可以先验证考生相貌,如果与准考证存根上照片相符,可以先安排考生进场考试,要求考生下一科考试时带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

根据录取水平和录取难度,被中专或技校录取的学生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 恢复高考 后1977-1981年高中录取的中学生。 第二,1981年到90年代初,中学生从初中录取。

第三,90年代中后期初中录取的中学生。你说的“优秀”,应该是指学习成绩好。说到“严重”,可以说第二类特别严重,第一类非常严重,第三类基本不严重。1.1977年到1981年,优秀的高中生上了中专,改变了命运。这期间,中专是高考的最低顺序,但这个最低顺序也不容小觑。从网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高考平均录取率在6%左右,2020年全国高考211所高校平均录取率也就6%左右。可以说这期间考一个中专的难度等于现在考211重点大学的难度。

当时的中学生都是包分配,而且因为那个特殊时期以后各行各业人才短缺,大部分都分配到了理想的单位,很多农村家庭改变了后人的命运。

我一个表兄弟考上省中专的时候,借了钱,在家呆了两天喝酒,放了几部电影庆祝。人数单位是一万人

二、1981-1991年:初中尖子生上中专,喜忧参半。80年代,中专开始招收初中学生。这对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初中毕业可以直接上中专,最后拿着国家的 铁饭碗 ,省下了高中几年花的钱。

所以这期间农村优秀初中生的首选是报考中专或者中师。自然竞争空前激烈,没有县内前几十的水平,中考基本不可能。

我考老师的时候,县里录取了50多名学生,都是县里中考的尖子生。而且如果想报考中医、邮电、铁路等中专,没有全县前20,想都不敢想。当然,如果这些初中生进入重点高中,一般可以考 985院校 ,前途肯定更光明。特别是有很多后来不愿意当老师的 师范生 ,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跳出教学团队。幼儿园学生考上初中

3.从1995年开始:初中生想上学就要拿 毕业证 。 到了90年代,很多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家长也看到中专水平毕竟较低,选择报考中专的初中生中的优秀生越来越少。 拔尖网

1995年,随着国家取消包分配政策,中专招生直线下降,逐渐成为部分中考失利学生的选择,“贫困生集中营”成为部分中专的标签。很多中学是不可持续的,开始重组资源,被合并、转移、撤销甚至不复存在。这一时期的中专学校虽然没有受到重视,但客观上解决了大量初中毕业生没有书读的问题。现在各地仅存的中学是国家政策扶持的 职业中学 。

95年以前,中专学生现在是各行业的骨干。仔细看很多行业领军人物的简历,你会发现很多都是中专 第一学历 。

但是,这群人已经有半百多岁了,很多都退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专最终会退出社会舞台,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它曾经是智慧和能力的象征,也是一代人改变命运的梦想舞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

90年代大学为什么难考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90年代大学为什么难考的相关内容。

因为那个时候条件不好,对于乡下的人来说更是艰难,当时大学生特别抢手,有很少的人能上大学。

1、经济条件不允许。

2、自己不想读书,家庭环境相差太大,很多人都大学都是拿钱进去的,但是拿钱进去的那些人又不好好读书。

录取率:

如果要说高考这些数据哪个是学子或家长们最关注的,毫无疑问,那应该就是每年的录取率了。

到了80年代,录取率稳步上升,大部分年头在20-30%之间。到了90年代,也一直稳定在30%左右,直到1999年,录取率达到了55%。从1999年后,每年录取率均在上升,直到2019年的81%。

可见,在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考大学真是千人万人过独木桥,考上大学实属难能可贵。

以上就是拔尖网整理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拔尖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相关推荐
上世纪90年代中考录取率是多少
上世纪90年代中考录取率是多少

90年代研究生录取率百分之十一到百分之二十之间,现在考研的作用如下一:缓解就业压力现如今,就业难成了大家共同面临的难题,大家发现,仅仅凭一张大学文凭已经很难让你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考研可以增强你的就业起点,增长你的就业竞争力。考研如果成功,你研究生毕业之后肯定是要比你本科或专科毕业更有就业优势的。所以考研可以缓解你的就业压力。使你在就业的时候比其他人更具有竞争力。二:更加

2024-09-13 12:11:14
南京有哪些名气不大但实际上很厉害的学校或专业?
南京有哪些名气不大但实际上很厉害的学校或专业?

西南林业学校电子信息几分能录取二本相信很多小伙伴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比较考虑目标院校的往年录取分数线,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考因素。作为近些年来热度比较高的以“林学”为特色的高等学府,西南林业大学2021年高考录取分数线自然也是备受外界的关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西南林业大学多少分能上。西南林业大学2021年高考录取分数线1、西南林业大学2021年高考在安徽省本科二批理科最低录取

2024-12-18 11:51:34
中国政法大学厉害吗
中国政法大学厉害吗

中国政法大学厉害吗高考时我们年级第一就是去了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中国法学的最高学府,中国政法大学自然是非常厉害的,尤其是王牌专业法学,并列全国第一。学校介绍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211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和人大法学并列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国法学的最高学府。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

2024-08-08 16:37:04
北京科技大学复试刷人厉害吗
北京科技大学复试刷人厉害吗

北京科技大学复试刷人厉害吗北京科技大学复试刷人不是很厉害。2023年北科的复试线是国家线,进去复试的27人,录23人。所以刷人真的不多。北京科技大学各个学院考研复试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基本按照初试分数进行淘汰,这样也是一个较为公平以及不会惹起事端的方法。即是说,比如想考的专业招20个人,总共有80人报考,那么一般会有25到30人进入复试,并按照初试成绩划分排名,而在

2024-09-24 11:12:18
中国科学院大学厉害吗
中国科学院大学厉害吗

中国科学院大学厉害吗答:很厉害!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中国工程院并称为“两院”。1978年恢复招生之后,中国科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到了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改名为了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并在两年之后开始招收本科生。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分数线最低超过了650分,最高接近700分,基本上只有学神级别的考生才能考上。显然,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非常牛的大学,

2024-12-02 04:39:48
特警是最厉害的警察吗?
特警是最厉害的警察吗?

请问如果报考警察院校`特警类和侦查系刑事类国内那一间最好?还有特警和警卫之间有没有区别?国内没有专门开办特警专业的警察学院,目前有的尚显稚嫩,还不成熟,国内最成熟的是中国武警特警学院,但是不对外招生,你首先要成为武警才能有机会进行内部招考。侦查类国内最为专业和设备最好的是沈阳刑警学院,当然不是说设备好就行,关键是看你在学校能触及到得资源,对你学习的帮助和对你视野和思维的开拓有没有好处。任何地

2024-11-03 11:01:53
贵州高职分类考试中职七十八分能读什么学校
贵州高职分类考试中职七十八分能读什么学校

贵州高职分类考试中职七十八分能读什么学校2020年贵州高考高职(专科)录取分数线:理工类180分,文史类180分,根据以往划线情况判断,没有可供选择的院校。1月18日,贵州省招生委员会下发通知,就做好2022年贵州省高职(专科)招生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工作进行部署。按照要求,各高职(专科)招生院校招收通过分类考试的考生数,将不得低于本校当年新生招生总规模的60%。据介绍,2022年贵

2024-12-13 03:06:24
西湖大学很厉害吗
西湖大学很厉害吗

西湖大学举行首届本科生开学典礼,正式录取考生为何只有60人?西湖大学是我国一所科研实力非常强劲的高等院校,汇聚了我国非常多顶尖的科学家,例如西湖大学的校长施一公。在2022年7月的最后一天,西湖大学举办了第一届本科生的开学典礼,据了解,西湖大学本次所正式录取的考生只有60人。因为2022年是西湖大学首次面向社会进行招收本科生,并且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招生名额非常少。学生要想进入西

2024-08-24 16: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