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县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只以少数民族身份加分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边境县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只以少数民族身份加分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边境县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只以少数民族身份加分吗?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8
由于2018高考加分政策还没发布,如果有更新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的,可以参考2017年的。
2017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 今后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将有所“收紧”。从2017年起,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该部分群体须在高考报名现场确认时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其他照顾类型由相关部门提供名单,不在高考报名时采集。
2017高考哪些少数民族不享受加分政策
从目前情况来看,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的加分政策有所“瘦身”。
譬如,北京市规定,从2017年起,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而在此前,北京市“少数民族考生”皆可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高校提供档案。山东省则从2017年起正式取消少数民族加分。
各省市今年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调整,是对本地区招生改革方案的贯彻和落实。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12月,教育部、国家民委等5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各地依据文件精神,先后出台本地区招考改革方案。
因此,今年加分政策的调整,也符合公众的政策预期。如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在2015年颁布的《关于调整我省高考加分项目的通知》中,便明确提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执行至2016年,2017年取消。”
2017少数民族优惠政策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
财政部、原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和《关于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教民〔2005〕11号)要求,确保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招生政策及生源范围
1.党和国家采取特殊措施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政治任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和招生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做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录取工作。
2.少数民族骨干人才招生工作由教育部统一部署。各相关省(区、市,兵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单位)的统筹与协调工作。各招生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3.招生生源范围是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和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招生专业重点向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倾斜。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这些省份包括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苏、浙江、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四川、江西、吉林、山西、重庆和湖北。
今次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的湖北,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调整少数民族考生和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
江苏提出,自2016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此前,江苏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报考其他院校的,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
北京则提出,从2017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同样,黑龙江也调整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根据方案,黑龙江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不含八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作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过渡3年,2018年取消。
按照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文件精神,各地高考加分项目迎来“大瘦身”。
目前,绝大多数省份保留的基本是《意见》规定保留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包括“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等。而过去那些地方性的少数民族加分已经大多取消或减少。
如天津提出,“少数民族考生”的地方性加分政策自2015年1月1日起只适用于市属院校在本市招生时使用,加分分值为5分。
多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
随着湖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日前公布,截至目前,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全国已有24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这些省份包括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苏、浙江、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四川、江西、吉林、山西、重庆和湖北。
今次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的湖北,进一步明确将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其中,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取消部分省属院校招收当地考生的加分或降分政策,调整少数民族考生和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
针对高考加分政策,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曾印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根据意见,从2015年1月1日起,各省(区、市)取消“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科技竞赛获奖者”等全国性加分项目。同时,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
这份意见出台之后,高考加分项目迎来“大瘦身”。已经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中,大多数省份都提出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一些省份在方案中重申落实教育部等部门的上述规定。
以河北为例,根据河北省高考改革方案,河北自2015年1月1日起全部取消教育部确定取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对已经获得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采取过渡办法,加分项目暂时予以保留,降低加分分值,自2018年起全部取消。
多地调整少数民族加分项目 湖北重庆取消农村独生女加分
具体来看,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24个省份中,一些省份针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
江苏提出,自2016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此前,江苏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报考其他院校的,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
北京则提出,从2017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同样,黑龙江也调整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根据方案,黑龙江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不含八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作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过渡3年,2018年取消。
在国家层面提出“瘦身”高考加分之后,各地也纷纷跟进,压缩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根据媒体去年8月的报道,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等13个省份已取消了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
以吉林为例,在吉林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吉林就提出,取消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团干部和市(州)级以上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获得者等地方性加分项目。
此外,一些省份还调整了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例如,今次公布方案的湖北还明确,2017年起,取消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重庆也提出,到2017年,取消农村独生女、三峡库区搬迁移民子女地方加分照顾政策。
多地要求完善高考加分的监督和公示
上述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要求,加强加分考生资格审核,加强加分考生资格信息公示,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等。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在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24个省份中,大多数省份明确,将严格高考加分的相关管理。
例如,青海的改革方案提出,提前公示取消和调整的加分项目或者分值,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强化监督管理。广东的方案中也提出,进一步完善考试加分管理机制,加强对考试加分政策执行过程的管理,严格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和认定程序,加大考生加分资格信息公开公示和社会监督力度。
在日前刚刚公布改革方案的湖北,湖北提出,逐步将高考加分的激励导向功能转移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要合理设置加分分值,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河北的方案提出,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实行省、市、县、学校四级公示制度。

游泳二级可以加分吗
别听他们瞎说·····我搞体育的,亲身经历
每年3~4月份参加每个省的高水平运动员测试,通过2级的人只用考2本2的线可以读一本,达1级是2本2的60%的分读一本,前提是哪个学念闹信校要你这个项目,我是游泳,我们这里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大学要,其他的学校不要,考过了还要练习那个学校,签了协议才能录取,一般就是找关仔轮系了,现在都这样,到了大学你还要训练,学校要你就是拿你去比赛的为弯隐学校争荣誉。
今年高考还有艺术生吗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今年高考还有艺术生吗的相关内容。
是我国高考的一种考试方式,一般由各省自主进行,考生需完成当年高考报名和专业考试报名手续,具体考试时间由各地自行决定,任何人只要能参加普通高考,就能参加
美术高考。
美术高考包括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对于考生来说,美术专业考试分为两步:一为美术联考,二为美术校考。
联考为必考,校考则供考生和家长自愿选择。联考时间,根据省份不同时间也有所不同,但是各省基本在12月份之后进行,一般都在12月至1月左右,而校考时间,是在每年的1月到3月这间完成。文化课高考时间同文理科高考时间,只有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均通过一定的分数线,才能被有关高校录取。
2018年四川美术联考考试、录取政策大原则和方向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主要在录取原则和录取办法上更加明朗和细化,看得出是在去年录取的经验上更加明确了很多大家不清楚的地方,考试、录取精神越来越突显出美术联考成绩在本科批出录取发挥的作用和专业地位,体现出以专业联考成绩为主要录取原则、纲领和精神,对校考的规定性更多,可以注意一下几点要点。对2018年美术联考录取的解读只是本编所理解,请详细阅读《招生工作实施规定》,重要部分已经标红。
1、我省今年实行依据联考专业成绩划定校考资格线,没有达到资格线,校考成绩无效。
2、美术类录取投档仍然是按专业成绩排序投档,专业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录取好学校的机率。
3、继续实行平时志愿,为考生创造了公平、多机会录取好学校的机率,落榜机率更低。
4、专业录取没有极差要求的学校,统一按专业排名录取。
5、录取对文化课有特殊要求的学校,需在招生考试报说明。
6、除211综合性校考学校、30所独立招生艺术院校,部分校考学校将停止校考招生,更多综合性学校承认联考专业成绩,四川美术联考适应范围将越来越广,需要更加重视联考成绩。(校考好学校几乎没有影响)
7、考试时间一般是12月第一个周六、周日,今年是12月2日、3日,比去年提前了一天时间,是全国联考时间最早的省份。(相比其他省份,增加了联考训练时间压力,同时给校考准备赢得了时间)。
2艺考生高考政策解读
1.文化课提档线大幅提升
各省高考艺术专业的文化课提档线将大幅度提升,文化课成绩在总分中所占比例也在提高。各专业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中,2015年艺考政策更加严格,除了全面实施省级艺术专业统考外,文化课分数线较2014年也提高了。
2.省统考地位提升需重视
考试分为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简称省统考)和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简称校考)两种形式。考生所报考专业涉及省统考专业的,必须参加省统考。省统考结束后,由省级招办根据本省的招生计划制定各专业的合格分数线;校考结束后,由学校自行颁发各专业的合格证。
目前,31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
清华大学等13所院校、“211工程”院校等仍然实施校考。未来校考院校的数量会大幅度减少,拥有校考资格的审定也将更加严格。3.提高文化课学习效率国家的新政策表明,无论从文化艺术产业的持续发展,还是从国民素质教育的角度,都需要综合素质高的艺术类人才。
小编推荐:2018年艺术生高考政策有哪些变化
在文化课要求逐年提高的大环境下,如何平衡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备考时间、提高文化课成绩,成为艺术专业考生面临的首要问题。2016年为了进一步规范艺考市场,2016艺考除了将延续2015艺考新政之外,还将更加严格地规范艺考市场,逐步地使其趋向规范化、合理化。
3、艺术类专业统考范围增多
2016年在大的艺考改革背景下,各省基于自身条件积极作出调整,对于非美术类专业也作出了相应调整,以前原本不参加统考的专业现在必须参加,这也使得统考适用专业开始增多。除了美术类专业继续实施统考外,音乐类、影视艺术类、
舞蹈学类、播音主持类等也都继续实施。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部分省份统考科类现在已达8个,在未来的几年内,所有艺术科类都将全部实施统考。
4、校考院校数量会继续减少
2016前早已实施的艺考政策收紧,取消了部分学校的校考招生资格,全面实施统考,导致校考院校数量不断减少,对单独招生资格的院校审查也越发严格。目前,艺术类专业统考范围扩大,也使得校考院校数量大量减少,承认统考成绩的院校逐渐增多,具有单独校考资格的院校必须是30所独立设置艺术类院校和开设艺术类硕士点的高校。
同时,考生在参加校考之前必须参加统考,未参加统考或者统考成绩不合者的考生,都没有资格报名校考。举个例子:以河北省为例2015年使用联考成绩录取的院校竟然达到了169所(其中本科提前批a类院校41所,本科提前批b类院校128所)。
拔尖网以上就是边境县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只以少数民族身份加分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拔尖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
www.bjshipin.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